夏季高温、潮湿且多雷雨,消防喷淋系统易因环境变化出现故障,如管道锈蚀、喷头堵塞、水压异常等。为确保系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启动,需从以下方面加强维护保养:
防高温老化
检查管道保温层:夏季室内外温差大,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管道(如屋顶、露天区域)需检查保温层是否完好,避免因热胀冷缩导致管道开裂或密封失效。
控制设备间温度:消防泵房、报警阀室等设备间需保持通风,温度不超过40℃。若自然通风不足,应加装排风扇或空调,防止电气元件因过热损坏。
防潮湿锈蚀
排查漏水隐患:检查管道连接处、阀门密封圈是否老化,重点排查地下室、卫生间等潮湿区域的喷淋系统,防止因长期潮湿导致锈蚀穿孔。
清洁湿式报警阀:夏季空气湿度大,湿式报警阀阀瓣易因水垢堆积影响密封性,需定期拆卸清洗,确保阀瓣与阀座紧密贴合。
防雷击与电涌
检查防雷设施:确认喷淋系统控制柜、压力开关等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连接牢固,接地电阻≤4Ω。
加装电涌保护器:在控制柜电源输入端安装电涌保护器(SPD),防止雷击或电网波动损坏设备。
喷头清洁与更换
清除异物: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清理喷头表面的灰尘、蜘蛛网等异物,避免堵塞影响喷水效果。
检查喷头灵敏度:对易受高温影响的场所(如厨房、锅炉房),检查玻璃球喷头是否因长期受热导致动作温度漂移,必要时更换(如68℃普通喷头更换为93℃高温喷头)。
报警阀组功能测试
湿式报警阀:每月启动末端试水装置,检查阀瓣开启是否灵活、延迟器是否排水正常、水力警铃是否在60秒内鸣响。
干式报警阀:夏季空气湿度大,需检查阀瓣密封面是否结露,防止误报警。同时测试加速器功能,确保快速排气。
水流指示器与压力开关
清洁信号模块:拆开水流指示器外壳,用酒精棉擦拭信号模块触点,防止因潮湿导致接触不良。
校准压力开关:用压力表校准压力开关的启动值(如0.05MPa),确保与系统设计压力一致。
稳压泵与气压罐维护
检查稳压泵运行:夏季用水高峰可能导致市政管网压力波动,需确认稳压泵能自动启停,且启泵压力≥设计工作压力的0.9倍。
补气气压罐:若气压罐压力低于设计值(如0.2MPa),需用氮气补压至规定范围,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动。
消防水池与水箱管理
清理沉积物:每季度排空水池/水箱10%水量,清理底部泥沙,防止堵塞喷头或管道。
检查液位报警:测试浮球阀、液位传感器功能,确保水位低于设定值时能及时报警并启动补水泵。
管网水压测试
末端试水压力:用压力表测试-不利点喷头处压力,确保≥0.05MPa(轻危险级场所)或≥0.10MPa(中危险级场所)。
管网排气:夏季管道内易积聚空气,需打开排气阀排气,防止气阻导致水压不足。
控制柜维护
清洁内部灰尘:用吸尘器清理控制柜内灰尘,重点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氧化,防止接触不良引发故障。
测试双电源切换:模拟主电源故障,确认备用电源(如柴油发电机)能在30秒内自动投入,且输出电压稳定。
线路绝缘检测
用兆欧表测试:对喷淋泵、电磁阀等设备的电源线进行绝缘测试,绝缘电阻≥0.5MΩ,防止因潮湿导致漏电。
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
检查备用电源:确认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蓄电池能持续供电≥90分钟,满足火灾时人员疏散需求。
暴雨前预防措施
检查排水系统:清理屋顶、地下室排水沟,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,防止积水倒灌至喷淋泵房。
加固室外设备:对露天安装的喷头、压力表等设备加装防护罩,防止暴雨冲击损坏。
高温天气应对
调整巡检时间: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户外巡检,防止人员中暑或设备烫伤。
增加巡检频次:对易受高温影响的设备(如湿式报警阀、水流指示器)缩短检查周期至每周一次。
雷雨后检查
测试系统联动:雷雨后启动喷淋系统,检查报警阀、水流指示器、压力开关等设备是否联动正常,排除雷击导致的隐性故障。
完善维护档案
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、内容、问题及处理结果,形成可追溯的维护台账,便于消防部门抽查或保险理赔。
更新应急预案
根据夏季维护发现的问题,修订喷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,明确人员分工、处置流程及备用设备调用方式。
培训操作人员
组织物业人员学习喷淋系统操作手册,重点培训手动启动、紧急停泵、故障排除等技能,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