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防喷淋头可隐藏,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功能不受影响:喷淋头的热敏元件(如玻璃球)需直接暴露在空气中,确保火灾时能及时感应温度并启动喷水。
符合规范间距:喷淋头与周围障碍物(如灯具、吊顶)的距离需符合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50084-2017)要求。
通过消防验收:改造后需经消防部门检测合格,并取得相关证明文件。
材料要求:使用不燃材料(如A级防火玻璃、金属网罩)制作罩体,确保火灾时热量能快速传递至喷淋头。
安装规范:
罩体与喷淋头之间需预留≥50mm的空隙,避免阻碍热气流上升。
罩体表面需设置通风孔(孔径≥3mm,孔间距≤50mm),确保空气对流。
示例:餐厅吊顶中嵌入金属网罩,喷淋头位于网罩中心,网罩与吊顶齐平。
适用场景:平顶式吊顶(如石膏板、矿棉板吊顶)。
技术要求:
喷淋头需安装在吊顶下方,与吊顶表面的距离≤150mm。
吊顶材料需为A级不燃材料,且吊顶内无可燃物。
施工要点:
在吊顶上开孔,孔径比喷淋头支管大20mm,确保支管能自由下垂。
喷淋头与吊顶边缘的距离≥1.2m,避免喷水范围被遮挡。
产品选择:选用通过--消防认证的装饰型喷淋头(如隐蔽式喷淋头、侧喷式喷淋头)。
隐蔽式喷淋头:
喷淋头本体隐藏在装饰盖板内,火灾时盖板受热脱落,喷淋头自动下垂启动。
盖板材料需为低熔点合金(熔点≤72℃)或易熔塑料,确保及时脱落。
侧喷式喷淋头:
适用于墙面或柱面安装,喷头朝向保护区域,可与装饰线条结合设计。
设计审查:向消防部门提交改造方案,重点说明喷淋头隐藏方式、材料防火性能及间距计算。
材料报验:提供装饰材料、喷淋头罩体的防火检测报告(需符合GB8624-2012标准)。
管道安装:喷淋支管需独立设置,避免与照明、空调管道交叉干扰。
喷淋头定位:
使用激光水平仪确保喷淋头垂直安装,偏差≤3mm。
喷淋头与灯具、烟感探测器的间距≥300mm。
罩体固定:采用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罩体,避免使用胶粘方式(可能因高温脱落)。
功能测试:
模拟火灾场景,使用电热风枪加热喷淋头周围空气,验证喷淋头是否在68℃±2℃时启动。
检查喷水范围是否覆盖保护区域,无遮挡或死角。
文件提交:
提供改造后的喷淋系统平面图、隐蔽工程记录、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。
签署《消防设施改造验收合格承诺书》,由物业或消防责任人签字确认。
违规后果:
未经验收擅自隐藏喷淋头,可能面临5000元-5万元罚款,情节严重可责令停业。
因喷淋头失效导致火灾蔓延,相关责任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合规建议:
改造前咨询专业消防设计机构,确保方案符合规范。
保留施工记录、检测报告及验收文件,以备消防部门抽查。
消防喷淋头隐藏需以“功能优先、合规施工”为原则,通过装饰性罩体、嵌入式吊顶或专用装饰喷淋头实现美观与安全的平衡。改造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规范要求,并通过消防验收,确保在火灾时喷淋系统能正常发挥作用。